试论网上评议一把手
如何对一把手进行监督,是当前舆论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探索领导监督机制的一个主要方向。
2004年6月28日至7月2日,海口海关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网上评议一把手”活动,即在海关内部网开辟一个论坛,让广大关员通过这个相对透明的平台对关长进行公开评议。网上评议,让一把手在“阳光下曝晒”,这是一个最早“吃螃蟹”的大胆尝试,是一种顺乎民意顺乎潮流的创举,是对一把手实行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的有益探索。
一、一个顺乎民意的创举
网上评议一把手,身份是隐匿的,名字是临时的,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营造的虚拟空间畅所欲言,对一把手及领导层“品头论足”,充分行使监督权利。无疑,这是一种顺乎民意的创举。
(一)一次人气如潮的评议活动
海口海关这次举办“网上评议一把手”活动,广大关员空前关注,踊跃参与,积极评议,人气如潮。
此次网上评议活动,经历了一个“慢热”过程。刚开始,大家有些迟疑,毕竟是第一次对关长品头论足。但随后参与者迅速增长,点击率与日俱增。特别是最后一天,大家似乎要抓住“最后发言”的机会,发贴者、跟贴者及点击率,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态势。据统计,短短5天评议时间,共有158人注册上网,发表472个帖子,计7.6万字。至今为止,上网点击率超过17万人次。评议活动结束,一些网友意犹未尽,呼吁评议论坛能够定期开展或长期开放。
与此同时,“网上评议”一度成为关区舆论的中心话题,网上网下,交相辉映。
(二)一个让人畅所欲言的监督平台
网络传播的自由性、交互性和开放性,为大家提供了一种相对自由、极度自如的表达平台和表达方式。广大关员畅所欲言,认真评议,表现出关心我关建设的主人翁姿态和一往情深的热情。
网络提供的开放平台让普通关员敢对关长“品头论足”:有的对关长敢于“暴晒”自己的魄力深表钦佩;有的赞赏关长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魅力;有的总结评价关长的治关方略;有的对走出“规范的误区”和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献计献策;有的要求关长“常回家(基层)看看”;有的提醒关长“高处不胜寒”,可能越来越难听到尖锐的意见;有的甚至对关长八小时之外的钓鱼活动进行评议。
尽管评议对象是一把手,但总有人“跑题”,舆论焦点频频转移,民意诉求喷涌而出。一些风云人物不小心成为评议的“靶子”,一些敏感事项如基建问题、干部任用、公车私用、首末位调整试点、办案中的人情干扰等成为评议焦点。此外,不少网友呼吁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如新关员住房分配不公、办公楼冷气不足、住宅区的噪声及保洁问题,等等。
当然,网上评议,不可避免会有一些刺耳的“杂音”,有的仅凭印象对他人妄加贬损;有的不了解基本情况却对“大是大非”武断评价;有的把评议活动当“出气筒”,毫无节制地发泄不满情绪。尽管有些观点我们不能苟同,但却看到民意诉求喷涌而出的动人风景。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