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广东海关加工贸易跨关区“转厂”监管新模式的思考
为了主动适应加入WTO后加工贸易发展要求和改善深加工结转管理现状,为了实现2002年广东省GDP增长的总目标,经过改革试点,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及时推出了加工贸易跨关区深加工结转监管新模式,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思想。
新模式以“有效监管、高效运作”为改革的总目标,其具体操作流程为:
1、 出口方持《申请表》到主管海关报备结转计划(可对应多个进口方,《申请表》上需填写货物状态说明或随附相片);
2、 进口地海关审批《申请表》;
3、 出口方可一次或分批送货至进口方;
4、 进口方在本地主管海关报关进口;
5、 出口方在本地主管海关报关出口。
此新模式不同于以往进出口方均需持凭《登记手册》到进口地海关办理结转报关手续的旧模式,自6月1日实施以来对企业、对海关有何影响和反响呢?
二 、新式模式在南头海关贯彻实施后的反响
南头海关管辖深圳市宝安区内6600多家加工贸易企业,其中有七成以上的企业存在跨关区深加工结转业务。该关日均审核放行转厂报关单超过800份,进出口货值近800万美元。
(一) 新模式对企业的影响
在新模式实施了近两个月后,笔者采访了鸿兴印刷(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宝菱同利有限公司、新安恒温器厂等几间转厂业务较为繁忙的企业报关员,请他们谈谈对转厂海关监管新模式的看法、感受和意见。
他们普通认为新模式的推出,从总体来说,出发点及意向非常好;从具体操作来说,与旧模式相比有几个优点:
1、 办理《跨关区深加工结转申请表》的手续简化
主要表现在出口方报备《申请表》结转计划时,不需申报具体的进口方企业,不需提供双方购销合同。
2、 结转报关手续较方便、灵活
在新模式下,《申请表》可对应多个进口方手册,分批送货不受限制,大大方便了产品主要以“国内转厂”形式出口的大型企业,如:鸿兴公司、宝菱同利公司。
另外,进出口方企业分别在各自主管海关办进出口报关手续,只需向海关提供对方企业《登记手册》的复印件,不受对方手册使用情况的影响,有效解决了手册不够用的问题,使企业可以从容办理其它海关业务,并可扩大产品销售网络,增强经营信心。
3、 企业经营成本大幅降低
由于结转企业尤其是转出方无需多次在不同海关之间来回奔波,可节省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如:新安恒温器制品厂原有4名报关员专门负责跨关区转厂业务,现减少至2人。在业务量与5月份持平的情况下,该厂6月份用于转厂业务的报关费、差旅费等约5000元人民币,比上一个月减少1000元,降幅为17%。
Related posts:
- 出口加工区应成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先行区
- 利用能耗信息加强加工贸易企业动态监控初探
- 三峡库区珍稀(贵)动植物及其制品走私情况调研报告
- 关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海关管理绩效的思考
- 试论现代海关信息资源的科学配置
- 加工贸易走私违规案件中的若干问题
Tags: 加工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