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加工贸易后续管理模式的思考
加工贸易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当前我国整体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然而,由于加工贸易的内涵不断丰富,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原有加工贸易管理模式的弊端日渐凸现。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管理部门,对加工贸易的管理策略、模式、手段也必须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现代化的需要。通过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企业实际、适应市场经济运作规律和发展要求的加工贸易管理模式已迫在眉睫。
核销是海关对加工贸易后续监管的重要环节。核销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海关加工贸易后续监管的效率。因此,对核销作业模式的改革创新就成为加工贸易整体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
天津开发区是一个典型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特殊经济区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区内三资企业已达3500余家,大型企业近百家,经营范围涵盖传统产业及IT、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多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居全国开发区首位。对整个天津关区的加工贸易来说,开发区加工贸易的地位及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这一典型区域中进行的加工贸易核销作业模式改革,必将为我国加工贸易整体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天津开发区海关近期推行的加工贸易核销“三环双通道”模式是在充分深入研究考察美国摩托罗拉、通用、韩国三星等为代表的世界跨国公司先进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管理理念,针对原有模式的种种弊端与不足,结合当前海关H883子程序,并充分考虑到电子联网与实货监管的需要,在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新型加工贸易后续管理解决方案。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