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败的个人主页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 首页
  • 微言
  • 工作日志

论几类走私犯罪主体的认定

作者 :莫言败      文章分类 :微言      订阅:RSS 2.0            

        根据《刑法》的规定,走私犯罪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一般情况下,个人直接实施走私犯罪在主体认定上不会存在争议。然而,在“单位”实施走私犯罪的情况下,由于“单位”的形态较多以及违法所得的归属等问题,是否以刑法意义上的单位犯罪认定则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我们根据相关规定和执法实践加以认定。

一、个体工商户走私,如何认定犯罪主体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个体所有制的一种存在方式,是城乡从事个体工商业的个体经营者的总称。个体工商户的财产本质上就是个人或者家庭的财产,债务也是以个人或者家庭的财产承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法释[1999]14号,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刑法第三十条规定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既包括国有、集体所有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也包括依法设立的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和具有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企业、事业单位。”从这一条规定可以看出,《刑法》及司法解释对单位主体作出了明确界定。单位主体是相对于个人主体而言的,我们认为,既然《刑法》及司法解释对单位主体范围作了界定,那么除此之外,即使某种犯罪主体以“单位”的形式出现,一般也不能认定为单位犯罪,而应以个人犯罪认定。根据上述规定和理解,个体工商户在单位主体的范围之外,应认定为个人主体犯罪。

       案例:某海关缉私分局于长江上查获一起红油走私案。经查,该案涉嫌偷逃税款6万余元,涉案的主体是江心洲上的某经营部,工商注册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在案件定性时,一种观点认为,个体工商户是“单位”,因涉嫌偷逃税款达不到单位走私犯罪的起刑点,应该以走私行为进行处罚。另一种观点认为,个体工商户本质上是“个人”,6万余元的偷逃税款已达到个人走私犯罪的起刑点,应该以个人犯罪认定。最终,该案以个人犯罪定性。

二、个人独资企业走私,如何认定犯罪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个人独资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能独立于企业主人格,不具有独立的整体意志,企业利益等同于个人利益,企业行为也就是经营者的个人行为。因此,根据相关规定和理解,应当认定为个人犯罪。  

        案例:2004年5月份,某冶炼厂在明知一批原料属国家禁止进口类废物的情况下,采取伪报品名的手法,将该批废物伪报成“氧化钕”向海关申报进口,共从日本进口了66吨工业废料,涉嫌走私废物罪。工商注册登记显示,该冶炼厂为个人独资企业。缉私分局和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和移诉时,都认定为单位犯罪,但法院经审判,认定为个人犯罪。

Related posts:

  1. 加工贸易走私违规案件中的若干问题
  2. 论新时期海关工作主要矛盾
  3. 共筑“三赢”新平台
  4. 论市场经济与《海关法》修改
  5. 海关风险分析方法、技术探讨
  6. 阳光下的讯问

Tags: 犯罪主体, 认定

文章于 2010年 十一月 1日,星期一 ,下午 6:00 发表。

Leave a Reply

邮箱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张!

  • 分类目录

    • 工作日志 (123)
    • 建站历程 (16)
    • 微言 (253)
    • 旅游随笔 (2)
    • 生活杂谈 (72)
    • 计算机基础 (3)
    • 诡异的想法 (7)
  •  

    2025 五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 十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文章归档

  • 链接表

    • 网址大全

Copyright © 2025 - 莫言败的个人主页 | 晋ICP备110070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