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风险分析方法、技术探讨
海关风险分析是海关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业务水准和各种知识综合运用的集中体现。风险分析做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海关管理的实际效能和水平。本文试对海关风险分析的内涵、范围和方法进行归纳和探讨,请大家批评指教。
一、海关风险分析的基本内涵
海关风险分析,系指海关依托先进的现代信息化手段,运用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寻找确定风险要素,分析估定各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及产生后果的损害程度,并根据预先设定的标准评定风险的等级,从而为风险处置提供依据与基础。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又称为确定风险要素,是寻找风险的来源、风险表现形式及规律的过程,是从大量信息中发现、确定有潜在违法风险及导致风险发生的原因和特征。
1、海关管理相对人风险要素:企业、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包括:进出口企业(进出口贸易企业、收(发)货单位及加工企业);通关业务中介企业(运输企业、货运代理企业、监管场所经营企业、保税仓库经营企业、外轮代理、报关企业等);涉及人员(报关员、进出境旅客、运输工具负责人、驾驶员、报关企业经营人等)。管理相对人经营效益与税负水平、管理制度、管理者素质、受利益驱动而采取的不正当行为等。
2、海关监管对象风险要素:进出口货物、物品及进出境运输工具,包括:国家有关禁止性或者限制性管理的商品;涉税商品多,税率高;便于骗逃汇或骗退税商品;
3、海关监管本身的风险要素:政策法规以及海关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方法和手段,包括:贸易管制、外汇管制、退税政策规定涉及面广,变化快,措施严;商品归类、海关估价及原产地技术复杂;管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权力的约束;执法地域的广阔性及检查设备限制等等,执行和管理难度大,产生失误和遗漏的机会增加。
4、其他相关风险要素:关员素质、海关执法环境、市场变化,包括:海关与其他管理部门的联系配合;关员品德、修养、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人们的法律意识、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健全,社会执法是否公正;商品国内外市场差价、波动等等。
上述风险要素是海关法律、法规得不到很好落实的潜在威胁,是导致风险情事发生的内在原因,给海关管理或国家税收造成损害的机会或可能性。
从单个风险事件来看,任何一个风险事件的发生,其原因常常是多方面的,要素也各不相同或不尽相同,因此,风险识别应全面、完整,从多方面、多种因素去确定的同时,更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评估对象,不同作业环节或出于不同分析目的,从大量风险信息中发现、选定导致这一具体风险发生的潜在原因以及造成损失的内在或本质原因。应特别注意的是,风险要素的确定又是动态的因素,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必须根据贸易政策、经济环境、国内外市场等因素的变化而进行调整,风险要素都有其生命周期,在某一时期很可能非常有效,一旦时过境迁,就可能失去原有的效能,因此,要根据变化的实际情况,不断去检查风险要素的有效性。这对我国复杂的贸易环境来说更为必要。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