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败的个人主页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 首页
  • 微言
  • 工作日志

汽配维修行业低报进口商品价格案

作者 :莫言败      文章分类 :微言      订阅:RSS 2.0            

基本案情

2003年7月,拱北海关调查局充分利用风险管理平台的强大数据分析功能,同时借助市场调查等手段,及时地捕捉出汽配维修行业进口商品的价格风险点,并准确地筛选出相关企业,查获了拱北关区汽配维修行业进口电焊机、四轮定位仪零配件低报价格案,涉及公司6家,案值人民币1122.9万元,涉税257.52万元。

查办案件经过

一、充分利用风险管理平台开展数据分析

(一)初步筛选分析风险商品

2003年7月初,调查人员以商品为主线,运用风险管理平台对2003年1—6月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商品进行了分类排序,发现上半年进口焊接器材、汽修仪器零配件的企业比较集中,且规格型号繁多,单价相差幅度较大,就电焊机而言,申报单价在1290HKD—8750USD/台(套)不等,差幅高达54倍。通过平台对2001年1月—2003年6月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汇总收集,结果一致。调查人员初步将风险商品锁定在汽修器材上。

(二)利用市场调查验证风险疑点

根据风险分析情况,调查人员对汽修器材展开了市场调查,比较清楚地掌握了此类商品的构成、特性以及相关价格资料,初步验证了以下风险点:一是进口焊接器材的申报价格普遍偏低,且焊接器材没有固定的成套配置,一般是根据客户的需要进行选择组合,另外焊机、焊枪、送丝机、水箱等都属高价值商品,应单独申报;二是四轮定位仪整机体积较大,整机运输不便,都是进口以后再组装成整机,包括箱体、传感器、电脑、打印机等零配件。

(三)确定商品风险,筛选风险企业

调查人员锁定电焊机、四轮定位仪零配件等商品后,通过风险管理平台的“报关单分析”功能,设置了“进口日期”、“进口口岸”、“规格型号”、“申报数量”、“申报单价”等具体查询指标,开展进一步分析,再次验证了以下异常情况:一是企业在进口焊接器材时,按“套”申报,存在故意模糊电焊机配置“化零为整”的疑点(见附图一);二是几家企业在多个口岸分散进口四轮定位仪的零配件,但并无整机进口,零配件大部分为零税率,而整机税率为5%,存在“化整为零”进口商品的嫌疑(见附图二)。

确定风险商品后,利用风险管理平台对企业个体情况进行了查询与分析,首先根据“统计美元值”对进口此类商品的企业进行排序,综合商品的风险点,整合数据,确定对汽配维修行业进行价格调查。

二、联合多个部门,紧密协作开展调查

拱北海关调查部门紧紧围绕风险管理平台分析的风险点,与关税部门和商检机构密切配合,迅速找到了案件突破口:一是联系关税部门,与几大品牌的专业代理公司联系,得到关区内进口价格差幅较大的企业信息,通过两组数据对比分析,发现上述数据与平台筛选出的企业相吻合,同时,利用互联网信息,进一步掌握相关商品的准确进口价格;二是联合商检机构,对某贸易有限公司进口的电焊机进行商检,发现其进口的电焊机根本不是成套配置,而申报整套进口,未将应单独申报的送丝机、焊枪、水箱等列明,瞒报了送丝机等高价值商品的价格,确实存在利用“化零为整”的嫌疑。

三、组织精干力量开展调查稽查

经过充分的风险分析,结合与其他部门协作的成果,调查取证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调查人员发挥调查、稽查两种手段的作用,调阅、审核了与本案有关的3家贸易公司的进口资料,并利用风险管理平台提取相关公司的进口数据,将海关数据与企业数据进行对碰,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稽查:

(一)对有“化整为零”风险的企业,重点审查销售去向

查实其中甲、乙两家兄弟公司进口四轮定位仪部件,但却销售整机,通过“化整为零”方式进口四轮定位仪的违法事实,涉及货物价值200多万元,涉税47万元,充分证实了风险分析的准确性。

(二)对有“化零为整”风险的企业,重点审查货物来源和去向

发现多家企业均存在整套进口电焊机,却将焊枪、送丝机等按零配件分别入帐并销售的情况,从公司帐簿、内部资料显示,电焊机的每一个零部件都有单独标价,企业按“套”模糊申报,故意瞒报了价格较高的焊枪、送丝机的价格,验证了“化零为整”的风险疑点,并查获多宗直接低报价格情事。例如:查明一家公司丙在2002年代理进口焊接器材的过程中,有16份合同存在低报价格情事,涉及货值62万元,涉税18.08万元。随后,调查人员又对丙公司正在代理焊接器材公司进口的一票货物进行布控,暂扣其进口货物,并对该票货物的收货单位—珠海市某焊接器材公司进行延伸稽查,查明了该公司代境外卖方香港公司支付的业务推广费人民币118.5万元未计入实际成交价格中,涉税35万元。

(三)重点审查帐面来往资金的流向

调查人员在查帐过程中,抓住资金来往疑点,从帐面上对来往资金的流向进行分析取证,在审阅有关公司资金往来帐本时,帐上所记录的2001—2002年间一项大额往来货款引起调查人员的高度关注,通过运用风险管理平台采集两年间该公司进口焊接器材的总值,发现往来货款总额远远大于进口申报总值,进而查实该公司进口焊接器材和四轮定位仪的申报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差额共430多万元,涉税约130多万元。调查人员深挖细查,趁胜追击,很快查明另一家公司进口电焊机低报价格案,涉税23万元。

经调查,2001年1月—2003年6月间,上述汽配维修行业6家企业通过“化整为零”、“化零为整”以及直接、间接低报价格等方式进口焊接器材及四轮定位仪商品,案值人民币1122.9万元,涉税257.52万元,从整体上规范了拱北关区汽配维修行业的进口申报行为。

经验总结

一、风险管理理念引导是案件成功的前提

理念先行,行动贯彻是风险管理过程应遵循的准则。充分发挥平台的效用,以平台为指引,综合运用风险管理手段,在调查工作中全面贯彻风险管理理念是案件成功的前提。在办理全案的过程中,调查人员从搜索风险商品到分析风险点,再到筛选风险企业,直至提取汇总数据,无不以风险管理平台为指引,真正发挥了平台的功效,同时在调查取证过程中注意综合运用风险布控等风险管理手段,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到实际工作中。

二、风险管理平台强大的数据分析监控功能是调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

风险管理平台汇总整理了海关全部应用系统的数据,具有强大的数据分析监控功能。在办理此案的全过程中,风险管理平台的运用贯穿始终,平台数据的分析筛选与办案技巧的紧密结合使此案得以顺利开展:一是前期风险分析过程中,利用平台对商品分类的管理功能确定风险商品为汽配维修器材,通过市场调查也验证了此类商品的风险性,进一步运用平台锁定具体商品为焊接器材和四轮定位仪零配件,再通过具体指标查询分析风险点,继而使用企业业务管理地位查询与分析功能确定风险企业;二是中期取证过程中,根据案情需要通过风险管理平台提取数据库相关数据,与企业数据进行对碰,从中发现问题;三是在后期调查过程中,充分利用平台数据汇总的快捷功能,确定案件总值。

三、风险布控是突破案件的有效手段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调查环境下,仅仅单一运用调查(稽查)手段还不能满足调查工作的需要,必须综合运用各种风险管理手段才能真正有力打击走私违法行为,而风险布控正是其中的有效手段之一。利用风险管理平台分析企业进口电焊机存在模糊申报的疑点后,调查人员果断地决定对企业正在通关的一票焊接器材进行风险布控,对该票货物行使核查权并暂扣其进口货物,顺着物流走向,将经营单位、收货单位及有关单位低报价格情事一一查实。

四、风险管理的协作是实施调查的有力支持

准确的风险分析是基础,但风险管理工作不仅体现在平台和某些风险管理手段的运用上,也表现在风险管理的协调协作上,在调查过程中各有关单位、部门的相互协作也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案的调查中,调查部门紧密联系关税部门和商检机构,借助其他部门的专业知识和职能,迅速地掌握了相关商品的准确价格和风险企业名单,同时证实了企业“化零为整”进口焊接器材的嫌疑。

Related posts:

  1. TRIPs与中国海关知识产权保护
  2. 快件分类及管理的探讨
  3. 海南“边贸”调研
  4.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
  5. 破产和吊销企业保税货物的处理问题
  6. 日本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概况

文章于 2010年 九月 13日,星期一 ,下午 6:00 发表。

Leave a Reply

邮箱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张!

  • 分类目录

    • 工作日志 (123)
    • 建站历程 (16)
    • 微言 (253)
    • 旅游随笔 (2)
    • 生活杂谈 (72)
    • 计算机基础 (3)
    • 诡异的想法 (7)
  •  

    2025 五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 十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文章归档

  • 链接表

    • 网址大全

Copyright © 2025 - 莫言败的个人主页 | 晋ICP备1100707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