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之理论探讨
全面推行风险管理是现代海关制度第二步发展目标的中心环节。推动风险管理式管理,实现海关管理的耳聪目明,是提高海关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严密监管”和“高效运作”有机结合的必然选择。2003年以来,全国各个海关在总署的统一部署下,在建立海关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虽然在某些领域、某些部门已取得实际效果,但仍然要清醒的认识到,风险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海关管理模式,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对现有的管理机制、组织结构、业务流程、管理理念进行综合的调整,机制建设的道路仍然很艰巨。本文将战略层面对风险管理式管理的定义、本质及产生的时代背景做简要分析,并借鉴现代管理理论中关于组织设计、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全过程激励等理论的基本观点,对海关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全面完整地认识风险管理的理念:
1、风险管理的定义和实质:
风险管理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风险识别、测量和控制的学科;作为一项管理技术,是一种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和选择不同风险控制技术组合的管理方法;作为一种管理理念,是指在确立战略目标、任务、对象、组织机构等前提下,系统地应用风险分析技术,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按照逻辑化的程式去识别、分析、评估、处置和监控风险,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合理配置有限的管理资源、提高管理效益,完成管理任务。
风险式管理的实质在于有风险的进行管理,即不是绝对保险式的管理,而是在承认风险的客观存在,并通过分析与评估的方法找出主要管理风险的基础上,采取弱化,规避,转移,制约等方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它。
2、风险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
21世纪初,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海关管理做相应的调整。
二、建立健全海关风险管理机制
(一)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
推行风险管理首先要破旧立新,树立几种正确观念:
在管理重心上:改变不分重点,一切都要管住的错误观念,在勇于承担风险的基础上,确立抓住主要矛盾,管住主要管理风险的观念;
在管理策略上:改变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现状,确立以防为主,防控结合,注重整体防控效果的观念;
在管理模式上:改变以现场为重心,控制所有风险的思路,确立强化事前的分析与规范,强化事后的核查与风险验证,尽量简化现场手续性和程序性管理内容,科学界定通关风险控制内容的观念;
在管理理念上:改变风险管理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的观念,确立所有部门共同参与,各尽其责,协同配合的观念。
(二)建立“有机-适应性”的扁平式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一种权责分配体系,组织结构决定着组织成员的职权分配,战略的实现离不开组织保障,没有一定的组织作为基础,组织战略就无法实现。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