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败的个人主页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 首页
  • 微言
  • 工作日志

商神杖架起七彩桥

作者 :莫言败      文章分类 :微言      订阅:RSS 2.0            

   上世纪三十年代,孙中山先生来宁波考察讲学时,首次提出了在宁波沿海建立港口的设想,同时也把“东方大港”的美誉一并赠给了宁波。五十年后,孙中山先生的理想成为现实。一个现代化的深水良港,在东海之滨崛起。在波翻浪涌的东海海面上,伴随着一阵阵雄浑厚重的汽笛声,一艘艘满载着集装箱的远洋巨轮,犁开万顷波涛,行驶在“东方大港”的黄金水道上。在码头边,巨大的抓斗伸向船舱,把暗红色的铁矿砂倾泻在长龙般的输送带上。一架架巨型桥吊井然有序地从船上卸下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堆场的龙门吊机忙碌地作业着,将一个个集装箱装上整装待发的卡车。

    重商主义的铁则认为,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对外贸易的竞争,谁在国际市场中占得先机,谁就能铸就强大的本国经济。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对外贸出口的依赖程度已经达到23%,开放的东方大国已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市场,将“以港兴市、以市促港”作为发展战略的宁波,外贸出口势头连续几年保持着令人兴奋的势头,2003年宁波市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增幅居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一,一般贸易出口总量也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前所未有的外贸物流洪峰给宁波口岸的进出口通道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是谁在默默地改变昔日的宁波港,又是谁在一同打造“东方大港”的明天?

“大通关”缘起

    作为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2004年宁波市政府又推出了第四轮“大通关”建设实施方案。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比较报告》中,宁波市的结构与制度竞争力在全国排名为第一和第三。通关速度一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贸易投资环境的主要标准,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直接体现、2003年,宁波市外贸出口首次突破百亿元,跃居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城市第11位。外向型经济特点明显的宁波市,何以具有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强大竞争力?一位宁波海关领导道出了谜底:“在通关速度由过去以天计算提升到以小时计算的基础上,我们的通关速度将更多地以分钟计算”。曾几何时,“如何加快口岸通关速度”这一难题如同斯芬克斯之谜一般拦在宁波市领导和宁波海关人的面前,海关为之付出过多少努力.但收效甚微,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在宁波海关建议下,宁波市政府口岸办于2001年初对通关现状进行了调查,随机抽查了外运、货代公司3个月内代理的608个进出口集装箱和中华纸业69个进口废纸箱,海关、检验检疫、港务、货代等部门兵分四路进行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出口集装箱运抵港区至装船出运时间平均为2至5天,通关平均时间2夭,其中海关1天,检验检疫1.79天,货代等报关前准备工作平均需要2.92天。查验部门双休日不通关,船代双休日不办理换提单业务,港区与海关之间的信息联网不通畅。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进出口货物到离港(站)所需的装卸作业,代理服务、口岸查验的过程是一个“大通关”,可以界定为—货物或交通工具代理服务、口岸查验部门的申报查验、港口生产作业等三个环节。

    2001年,宁波海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大通关”这一理念。要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口岸各部门必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齐心协力建设“大通关”。

    镜头一:2000年12月25日,宁波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了加快口岸通关速度的问题。

    镜头二:2001年2月,在海关的倡议下,宁波市政府口岸办公室对口岸通关环境进行了专题调研。

    镜头三:2001年3月29日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专题听取了《宁波口岸大通关情况调研报告》,时任宁波市市长的张蔚文同志充分肯定了《调研报告》。认为报告很好,很全面,问题找的很准,六条措施也很有针对性。同意并提议大通关协调领导小组由邻和民副市长任组长。

    镜头四:2001年7月2日,邬和民副市长主持召开了大通关协调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大通关建设实施工作意见》,成立了大通关办公室,大通关实施工作全面启动。

商神杖搭起了七彩桥

    问题的症结找到了。“大通关”这一新的理念的提出,为美丽港城宁波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从2001年开始实施“大通关”以来,宁波海关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努力提升通关速度,围绕着“严密和高效”的原则,为东方大港搭起一座座保证物流畅通、通关高效的“七彩桥”。

    “七彩桥”之一:实施“多点报关、口岸放行”

    2003年1月旧,宁波海关开始在本关区实施“多点报关、口岸放行”监管模式。所谓“多点报关、口岸放行”是指企业对其在宁波口岸进出口的货物可以自主选择关区内任一区域海关报关,由口岸海关对货物进行实货验放的一种通关方式。如此一来,企业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在宁波关区任何一个业务现场报关,也不需要办理转关手续。实行这一通关模式,最大程度地便捷了企业通关,降低了贸易成本。过去,企业为了集装箱通关,一早就要赶往离市区40多公里外的北仑海关,来往交通费用不说,工作效率也不高。实施“多点报关、口岸放行”模式后,报关员将依据各种因素对报关现场进行选择,其中位于市中心的宁波海关现场业务处将是报关员首选的现场海关之一。据统计,实施新模式后,进口货物平均每票节省通关时间近6小时,节约费用23元。如果报关企业选择“多点报关,口岸放行”模式报关,每年可节省800多万元。由此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可见一斑。2003年宁波市政府对海关的这一改革高度关注,并称之为宁波市新一轮口岸大通关建设全新的亮点和突破口:企业更是褒扬有加,认为海关为企业应对入世的挑战办了一件大好事、大实事。

    “七彩桥”之二:推广“提前报关、实货放行”

    多少年来,进口货物通关程序都是这样的:船舶靠港一一申报舱单一一货物通关(海关审单、征税、查验、放行)一一提取货物,对于这种传统模式,人们都习以为常。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船未靠港时,企业即使单证齐全也不能办理通关手续:船一靠港,企业的时候在短时间内蜂拥至海关办理通关手续,海关累,企业急。船未到前企业能否先行报关?宁波海关主动地思考起这个问题。2001年底,宁波海关组织人员对“提前报关”的问题进行调研、论证,并于2002年8月1日开始了“提前报关、实货放行”的尝试。新模式将传统的货到报关改为海关凭舱单电子数据接受报关,利用进出境运输工具实际到港之前的这段时间,提前进行海关作业程序,缩短进口货物在港滞留时间,大大提高了通关速度。海关人员形象地把通关形式的变化称为从“橄榄型”到“哑铃型”的转变,海关的平均通关作业时间是2小时,在货物正常的情况下和传统模式相比,企业至少可提早2天到港区办理提货手续,这对提高海关通关效率、提升口岸综合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

    宁波海关自2002年8月 1日起对进口集装箱在两家船代企业进行试点,现在已全面推广到关区内所有的船代企业。2003年共确认该模式的舱单2.1万票,802个航次,占进口舱单总数的28.1%,有效地缩短了货物在港滞留时间,减少了堆存费用,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七彩桥”之三:试行“无纸报关”、“网上支付”

    当今的世界是由网络联成。宁波海关充分利用科技优势,做好无纸通关试点工作,使企业感受到“零距离”通关的喜悦,实现了港务部门凭海关放行电子信息和企业放行回执确认放行信息办理装船手续的“全程无纸化”目标,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企业对此反响强烈,纷纷主动要求纳入“无纸通关”的范围。目前,已对5家进口企业、11家出口企业实行了全程无纸化通关,2003年共验放无纸通关货物5468票,进口平均海关通关时间为3小时,出口平均海关通关时间为0.5小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缴纳关税“只动鼠标不动腿”,这也已经不是什么奇想了。宁波海关通过应用“电子口积极做好网上支付工作。目前已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实现了联网,试点企业20多家,企业只要点击鼠标就可完成关税的缴纳,再也不用跑腿到银行了。2003年共有1705票进口报关单通过网上支付系统缴纳税费,共计缴纳税款3.37亿元。

    “七彩桥”之四:推出杭雨跨关区出口“异地报关、口岸放行”

    为支持浙江省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宁波海关会同杭州海关于2003年7月1日实施了杭甫跨关区出口货物“异地报关,口岸放行”通关监管模式,对义乌小商品出口货物先进行试点,待成熟后在浙江省范围内推广。2003年,该模式下报关出口货物共计3379批次,占义乌地区同期出口转关总量的85%从登记、接单到过机整个手续办理时间每票平均仅5分钟.运行情况良好,有效提高了通关效率,促进了浙江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长航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公司是义乌货代行业的龙头企业,每年代理出口集装箱10000余个。该公司总经理陈文通说:“没有实施‘无水港’新模式前,我们代理的货70%是从其他港口出口的,有时候很多环节都必须我亲自跑,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如今,我们在金华海关义乌办事处办理完手续后,可直接把出口货物送到北仑港装船出口,不需要再重新办理有关手续。而且,从北仑海关出口,平均一个标准箱比原来节省近1000元,一年就省下80多万元,目前,我们代理的货70%从北仑港出口。”

    “七彩桥”之五:实行进口废物“三专”监管模式

    近年来,宁波口岸进口的各类废物逐年增长,已占到进口集装箱量的30%,由于进口废物查验率高,废物与其它货物混杂在一起验放,不仅影响整个口岸的通关效率,而且也存在着废物监管上的隐患。为此,宁波海关推行了“三专”管理模式,即设立专用堆场、派驻专人查验、实行专门通关。“三专”模式的实行,实现了进口废物和普通货物通关“通道”的分离,消除了进口废物和普通货物一起“争跑道”的现象,确保了普通进口货物的监管质量和通关速度,同时废物通关时间也减少27小时,还为海关、国检对进口废物实行“一次移箱、一次查验”创造了条件。

    “七彩桥”之六:探索中华纸业进口废纸视频联网监管模式

    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是宁波口岸进口废纸的大户,每个月进口箱量都在100多个以上,以往进口废纸要等出具通关单后海关才能放行,由于进口废纸手续复杂,容易产生巨额的滞箱费用,企业压力较大,企业曾多次登门向海关求助。面对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这样一个信誉良好的A类企业,宁波海关领导对此事非常重视,经过多次讨论研究,从2001年3月26日开始,对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进口的废纸即实行口岸分流,并于6月15日在企业厂区内批准设立了监管点,在6万平方米的监管堆场内架起27个监控摄像头,利用视频和联网监管对企业监管点进行远程监控和电子查验。从此,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的进口废纸一到港就可直接拉到企业内海关监管点,再也不用担心产生巨额的滞箱费用,企业为此每年可节省滞港费用和查验费用约2000万元。

    中华纸业有限公司的常务副总经理董希凤对《中国海关》杂志社记者谭宁是这样说的:“提起宁波海关,我们说不尽对他们的感激。……在海关没在我们这里设监管点时,那真是一段很难忘也是让我们很痛心的历史。我们是宁波港最大的满箱客户,一个月平均有100个大箱的进口废纸,你们知道,进口废纸的通关查验是很严的,……,开一个箱,要付两千多块。特别是去年下半年国家对废纸的监管加严,检疫开箱率达100%,中华纸业一度出现货到了宁波港提不出来的现象。所以,去年有一次,我们一个月的滞箱费就是200多万。但滞箱费只是一个方面,因为滞港时间过长,我们在原料的供应上也出现了问题,影响了生产……,自从宁波海关把监管点设到我们厂里后,这些问题在一夜之间全解决了……”

为了东方大港的明天

    这里有一组数字:2003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达1.85亿吨,居我国大陆沿海港口第二位,比上年增长20.9%:集装箱吞吐量277.2万吨,增长49.2%,增幅居全国第一位。而通关速度不断加快,出口集装箱海关平均通关时间1+时,比上年缩短一半,最快的仅用3分钟,普通进口集装箱海关平均通关时间缩短为一天左右:费用不断降低,多项收费减少了6000万元。目前,全球排名前15位的船公司均已登陆宁波港。“大通关”模式加速了物流流动,节省了企业的通关费用,增强了竞争力,也增加了海关的有效工作时间,促进了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

    2002年3月,牟新生署长在宁波海关视察时,对宁波“大通关”模式备加赞赏。同年5月,在国务院召开的提高口岸工作效率现场会议上,时任国务委员的吴仪同志也对宁波“大通关”经验予以充分肯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宁波海关人视荣誉为过去,以挑战迎接未来。宁波正在加快建设北仑港四期、五期集装箱码头,推进与舟山港的合作与开发,争取到2007年宁波港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到800万标箱,力争进入全球前五位和前十位,确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远洋集装箱枢纽港地位。这对海关严密监管、高效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深水良港优势,构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好东方大港的明天,宁波海关人将再接再厉,继续在“大通关”建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Related posts:

  1. 商神杖架起七彩桥
  2. 共筑“三赢”新平台
  3. 构建海关电子文库提高海关执政能力
  4.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步伐
  5. 日本海关知识产权保护概况
  6. 提高铁路口岸物流监控业务实际效能的初步思考

文章于 2010年 七月 20日,星期二 ,下午 8:15 发表。

Leave a Reply

邮箱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换一张!

  • 分类目录

    • 工作日志 (123)
    • 建站历程 (16)
    • 微言 (253)
    • 旅游随笔 (2)
    • 生活杂谈 (72)
    • 计算机基础 (3)
    • 诡异的想法 (7)
  •  

    2025 五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 十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文章归档

  • 链接表

    • 网址大全

Copyright © 2025 - 莫言败的个人主页 | 晋ICP备11007077号 |